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認真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筑牢產糧大省根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升政治站位,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ㄒ唬┦冀K胸懷“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不能把糧食當作一般商品,光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光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氣候變化加劇,糧食市場動蕩,糧食安全形勢更為復雜嚴峻。各地各部門要深刻認識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的極端重要性,深刻認識糧食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ǘ├斡浟暯娇倳浺笠髧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到河南視察、在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每次必講“三農”、必講糧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生產是河南的一大優勢、一張王牌,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囑托我們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體現了對河南的殷切期望,也賦予了我們如山的責任。各地各部門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在河南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持續擦亮糧食生產這張王牌。
?。ㄈ┱宫F河南責任擔當。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超過1300億斤,占全國的1/10,小麥產量占全國的1/4強,不僅解決了自身一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每年還外調原糧及制成品600億斤左右,在全國糧食生產格局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時代,河南要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上有更大作為,就必須首先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作出更大貢獻;河南要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就必須首先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更加出彩。各地各部門要持續做好糧食這篇大文章,到2025年,全省糧食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糧油加工轉化率達90%以上,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4000億元以上。
二、推進藏糧于地,建設新時代糧食生產核心區
?。ㄋ模┞鋵嵶顕栏竦母乇Wo制度。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全面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逐級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確保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國家下達目標任務之上。對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實行剛性指標考核、終身追責。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耕地進出平衡制度。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從嚴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堅決遏制“大棚房”問題反彈,嚴肅查處亂占耕地建房、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等行為。加快建設“天眼”系統,落實耕地網格化管理和田長制、山長制,對涉及耕地違法違規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ㄎ澹┰鷮嵧七M高標準農田建設。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重點,堅持新建與提升并重,分類分區域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提質改造,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5年,建成高標準農田8759萬畝,著力打造黃淮海平原糧食安全產業帶河南核心片區。在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等糧食生產核心區,集中連片建設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積極打造一批“噸半糧縣”。健全農田工程設施管護機制,創新管護方式,落實管護人員和經費,壓實管護責任,保障長效運行。
?。┘訌姼刭|量保護和提升。建立健全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制度,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統籌運用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深耕深松、輪作等措施,開展酸化、鹽堿化等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提升耕地地力水平。推進耕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依法實施分類管理,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開展全省第三次土壤普查,查明土壤理化性狀,掌握土壤障礙因素,實現土地高效合理開發利用。
三、推進藏糧于技,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ㄆ撸┘涌飕F代種業強省建設。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平臺建設、種業創新攻關、種業企業扶優、良種繁育能力提升、種業市場凈化六大行動。加快種質資源庫、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聚焦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開展種源關鍵技術集中攻關和良種聯合攻關。整合種業科技資源和力量,加快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推動神農種業實驗室成為國家種業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種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籌建河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并掛牌運營。到2025年,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基本建立,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神農種業實驗室理論創新和基礎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生物育種走在全國前列。
?。ò耍娀萍贾畏?。加快“中原農谷”、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13個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區、62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和10個國家級、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示范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高標準建設省實驗室,優化調整省級重點實驗室,提升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能力,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發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優勢,聚焦“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開展協同攻關。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構建農科教推、產學研用推廣新機制,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科技人才培育,優化農業高等院校專業設置,鼓勵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創業創新。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到2025年,培育高素質農民200萬人以上,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
?。ň牛┨岣哐b備信息化水平。加快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農業農村部航空植保重點實驗室、省級產業創新研究院建設,提升設施裝備研發水平。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加強薄弱環節研制,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發展輕便化小型化山地丘陵適用農機,推動農機裝備設施產業集群發展、鏈式發展,構建完整產業鏈。加大短板弱項農機具補貼力度,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和裝備,推動農機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用數字化賦能糧食全產業鏈發展。
四、加強基礎建設,提升糧食生產防災減災能力
?。ㄊ┘訌娝ㄔO。深入實施“四水同治”,統籌推進“五水綜改”,打造“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的現代水網體系。加強引江濟淮(河南段)等已建和在建重大引調水及配套工程建設,促進現有水源充分利用。加快袁灣、漢山等一批集防洪除澇、供水灌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中型水庫建設,提高水資源調配能力??茖W實施水系連通、管網貫通工程,構建大中小微并舉、多水源調節互補的供水保障體系。合理壓采地下水,分步分批推進人民勝利渠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持續實施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快建成小浪底南北岸等一批大型灌區,布局建設一批中小型灌區,加強丘陵旱區供水補源,提升渠灌保障能力。
?。ㄊ唬┨嵘∠x害監測防控能力。推動建設省級農作物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平臺,新建一批自動化、智能化農作物病蟲害田間監測點,建設區域應急防控設施及物資儲備庫,抓好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控隊建設,提升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能力。建立健全病蟲害信息報告制度,以小麥條銹病、赤霉病、草地貪夜蛾、玉米大小斑病、水稻兩遷害蟲等重大病蟲害為重點,加強監測預警。健全縣鄉村防控網絡,積極推進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ㄊ┨嵘龤庀鬄檗r服務能力。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研究制定具體舉措。建成河南省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實施氣象雷達系統、基層氣象臺站防災減災能力提升等氣象基礎工程,全面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設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和多場景農業氣象服務平臺,建成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提高氣象保障水平。建設積層混合云人工增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太行山區防雹和黃淮平原抗旱增雨等試驗基地,加快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裝備升級,提高農業氣象災害綜合防御能力。
?。ㄊ┨嵘罎吵凉晨购祽蹦芰?。推進平原洼地治理,完善農田除澇體系,提高防災減災能力。開展防澇除澇抗旱技術指導,加強農田設施防護,強化種子、農機、化肥等防災減災物資儲備。分類、分作物制定農業防澇除澇抗旱應急預案,加強除澇抗旱應急隊伍建設,及時組織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監測及會商研判,適時啟動應急響應,落細落實防澇抗旱應急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旱澇災害損失。
五、完善經營體系,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ㄊ模┡嘤龎汛笮滦娃r業經營主體。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支持培育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到2025年,家庭農場達到30萬家,農民合作社達到21萬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達500個以上。
?。ㄊ澹┘涌彀l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以土地托管為切入點,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基礎、綜合服務平臺為載體,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專業服務公司、服務型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功能互補,共同發展壯大。支持供銷、郵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等服務模式,加強糧食生產全過程管理。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大力建設為農服務中心。發揮供銷合作社主渠道作用,建立化肥保供穩價市場化調節機制。到2025年,全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到14萬家,為農服務中心達到1000個。
?。ㄊ┐罅Πl展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放活土地經營權,鼓勵推進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向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規范土地流轉交易行為。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加強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流轉土地監管。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發展糧食生產。通過發展土地集中型和服務集中型適度規模經營,帶動小農戶發展現代糧食生產。
六、堅持三鏈同構,做大做強糧食產業
?。ㄊ撸﹥灮Z食生產結構。按照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要求,積極發展優質專用糧食、適度發展有機糧食??茖W布局強筋、中筋、弱筋小麥,推進規?;?、標準化生產和訂單種植。推行種植籽粒機收品種、籽粒收獲、機械烘干的玉米生產方式;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鮮食玉米。持續發展綠色優質水稻、再生稻。在丘陵旱區,積極發展谷子、紅薯、小雜豆等耐旱、耐瘠薄糧食作物。持續打造沿黃及黃河故道優質大果花生和豫南、豫西、豫西南優質小果花生優勢產區。推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到2025年,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2000萬畝左右,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1900萬畝以上。
?。ㄊ耍┩七M糧食精深加工。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堅持綠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實施冷鏈食品、休閑食品、特色功能食品、預制菜、數字賦能、品牌設計等升級行動,著力培育小麥、玉米、水稻、紅薯、大豆等優勢特色產業鏈,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加快專用面粉、功能性面粉研發,推動小麥淀粉、小麥蛋白等小麥制品精深加工,發展休閑食品、方便食品,開發中高檔主食加工產品。加快玉米淀粉、淀粉糖、蛋白飼料等玉米制品精深加工。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支持發展糧食精深加工,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到2025年,規模以上糧食及糧食制品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00億元。
?。ㄊ牛┩晟萍Z食儲運體系。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口糧生產供給中心、糧食儲運交易中心、糧食期貨價格中心。嚴格落實各級政府儲備規模,發揮保底線、穩預期作用。推動糧食儲備庫功能升級,推廣綠色儲糧技術,到2025年,全省應用綠色儲糧技術倉容達1000萬噸以上。推進區域性糧食應急供應保障基地建設,依托周口港等港口優勢,支持糧食航運碼頭建設,暢通淮河、沙潁河、唐白河水運等跨省糧食物流通道,完善公鐵水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確保終端消費市場不脫銷不斷供。全面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籌建河南省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并掛牌運營,優化國有經濟在糧食收購、倉儲領域的布局,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更多農產品期貨期權。
七、樹牢節約意識,推進全社會全過程節糧減損
?。ǘ┒糁葡M環節浪費。鼓勵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鼓勵單位食堂預約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補餐。切實加強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管理。加強學校餐飲節約管理,培養學生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飲食習慣。加強公眾營養膳食科普知識宣傳,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
?。ǘ唬┘訌娚a環節減損。推進農業節約用種,大力推廣玉米單粒精播、種肥同播及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等關鍵技術。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加快老舊收割機械報廢更新,促進智能綠色高效收獲機械應用。強化機收減損技術指導,在糧食生產大縣開展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提高機手規范操作能力,降低收獲損失。
?。ǘ娀瘍\加工環節減損。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糧食企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為農戶提供糧食烘干服務。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開展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大力發展原糧散儲、散運、散裝、散卸“四散化”運輸。推進谷物適度加工,發展全谷物產業,強化糧食資源綜合利用,提高糧油綜合利用率。優化工業用糧結構,對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質能源加工業發展進行調控。
八、加強政策支持,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
?。ǘ﹪栏衤鋵崗娹r惠農政策。穩定土地承包關系,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讓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稻谷補貼、耕地輪作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和臨時性補貼政策。嚴格執行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引導各類主體參與市場化收購,推動形成優糧優價機制,穩定農民種糧收入預期,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ǘ模娀瘜Ξa糧大縣支持激勵。嚴格落實產糧大縣獎補政策,統籌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等,加大對產糧大縣的傾斜支持力度。推動鄉村振興項目資金向產糧大縣傾斜,農產品加工業項目優先向產糧大縣布局。探索對產糧大縣的利益補償機制,讓產糧大縣種糧不吃虧,逐步趕上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平均水平。提高產糧大縣糧食產量在高質量發展考核中的比重。
?。ǘ澹┘哟蠹Z食生產投入支持力度。建立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偭砍掷m增加。用好土地出讓收入、新增耕地收益等政策,鼓勵各地申報糧食生產領域專項債券項目,引導社會資金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資源支持糧食生產。發展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構建政銀擔保投聯動支農機制,用好現代農業發展、現代種業發展等基金,加大對糧食科研、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機構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推進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開展花生“保險+期貨”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掛牌上市。加快籌建河南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并掛牌運營。
九、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ǘ┘訌婞h的領導。各級黨委要全面加強對本地糧食安全工作的領導,把糧食生產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定期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或專題會議聽取糧食安全工作匯報,開展糧食安全工作調研,及時研究解決糧食安全工作重大問題,推動出臺和落實保障糧食安全政策。堅持五級書記一起抓糧食安全。各級政府要組織完成年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發揮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作用。農業農村部門要把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每年分解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定期調度工作進展。各有關責任部門要把糧食安全擺在重要位置,承擔推動糧食生產的相應職責。
?。ǘ撸┩晟普叻ㄒ庴w系。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盡快建立完整系統、支撐有力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制定修訂相關法規規章,按照立法權限和立法程序加快河南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等有關法規立法進程,修訂《河南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落實《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依法規范約束屬地政府、農戶、工商資本的用地經營行為,強化依法用地意識,為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提供法治保障。
?。ǘ耍﹪栏窨己霜剳?。嚴格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制規定》,制定我省落實舉措和具體考核辦法。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地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行業或者領域內的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工作負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監督,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領導干部調整使用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的重要依據。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發展糧食生產業績突出的產糧大市大縣進行通報表揚,對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進行表彰獎勵。